审判之光暗黑客服联系方式(审判之光手游)
在元阳,我一路风尘,梦想的天堂让我魂不守舍,那些层层叠叠的图画在我的脑海里不断地叠加,那些色彩,那些气象,那些亲近的水和遥远的山,那些真切的歌舞和虚幻的传说,在一遍又一遍地噬咬我,让我无法宁静。这是一个苦难而又乐观的民族,这是一个高深莫测的民族,这是一个贪生不怕死的民族。从远古的虎尼虎那(传说中哈尼先民的祖源圣地)到如今的红河南岸,从遥远的大西北到如今的哀牢山区,他们经历了历史上七次大的迁徙,经过九起九落的数万里的艰难跋涉,遭遇了无数的灾难,甚至差点就灭族灭种。道路阻且长,未来更未知,但他们存在了下来,定居在红河的这一边,哀牢大山的更深处。
哈尼人认为,这天地间有三个世界,这三个世界繁华而圣洁:高迥的天空是神灵居住的地方,无边的大地是人和动物生存的地方,深邃的水底是龙蛇水族游行的地方。元阳的山高耸云端,气象不俗,那是亿万年前便已形成的山脉,大地母亲的一声叹息和颤栗,这块古老的土地便有让人仰止的高山和奔腾咆哮的红河。这里山连着山,山拥着山,山护着山,山簇着山,山牵挂着山。不同的山上长着不相同的植物,不同山里生养着不一样的动物,不同的山里蜿蜒着不一样的山路。山间隐藏着非常的气象。单从那一些名字里,我们便有非常的、不一样的感觉:黄草岭、土锅坳、牛角寨、太阳垴、老虎嘴、多依树、垭口村……这一个个名字如此诗意,其间暗藏了哈尼人多少对美的呼唤。
哈尼的口传历史中,有着这样一位女能人,她叫遮努。遮努能歌能舞,美貌若花,此前的哈尼人依靠打猎和采摘野果生活,在人们无法通过打猎和采摘野果生活下去的时候,她出现了。她的出现让阳光更灿烂,让山河更美,让生命更久远。她纤纤玉指采来饱满的籽实,种进黝黑而松软的泥土。她婀娜的身材背来清洁的湖水,像雨神一样把水浇在土地里。她的行为让奇迹出现,那些草籽在春天的鼓励下,阳光雨露的滋养下,发芽、开花、结果……到了秋天,有一片是金黄的,有一片是火红的,有一片是茶褐色的。据说,这就是谷子、高粱和荞子的来历。有了吃的,就可以住下来啦!到了秋天,农闲时节,哈尼人用分别代表牲畜、庄稼和人的三粒谷子或者三个鸡蛋进行占卜。这里值得注意的是,他们把牲畜放在第一位,粮食放在第二位,人放在第三位呢!也难怪每有重大节庆,他们都要先虑天地、牲畜、庄稼,最后才是自己。他们选择背靠青山、坐南朝北、面对流水的地方,念完求福的歌谣后,用碗小心将谷粒和鸡蛋盖住,三天之后再来看是否有移动,或者更多的变化。如果没有,则是上好的吉地,然后上山砍伐木材、开掘石料,再通过占卜的方式,择日破土动工。他们所选的地点均在半山腰上。依着山,就着水,傍着云霞,阳光充沛、水流淙淙、前有稻田、后有森林的地方,是他们的理想王国,就是他们生儿育女的地方。他们选中这样的风水宝地后,便开始举行一系列五谷丰登、六畜兴旺、子孙繁衍的祭祀活动。他们驱除鬼怪,立寨安房。房子建成后,自然要歌舞,要饮酒,欢乐的气氛数日而不绝。
《哈尼阿培聪坡坡》是哈尼族最伟大的叙事长诗之一,其中说:“诺玛阿美平又宽,抬眼看去不见边,哪处的山有这里青?哪处的水有这里甜……”这样的世外桃源,真是让人着迷,对一个多年来沉浸于书斋的文人,它让我充满了向往。长诗里还说:“瞧呢,头年过去,一棵苞谷收三包。二年过去,一蓬芋头挖五背。三年过去,一穗红米收九碗……”哈尼人在布谷鸟的叫声里,将闲了一冬的牛牵出厩门,将生了锈的锄头擦亮,开始修铲田埂、修沟、耙田、育苗、插秧、薅草、割谷、背谷、晒谷、舂碓……直到稻谷满仓,如脂如玉的米粒煮进了锅里。年头到年尾,他们的梦想之火从不熄灭,生活之光从不黯淡。
在哈尼人的生命历程中,牛是他们最真挚的朋友和兄弟。事实上,牛不仅是他们,还应该是全人类的朋友和兄弟。牛的勤劳、真诚、力量之大和忍辱负重是所有的动物都无法比拟的,要是厩里增加了一头牛,全家就会兴奋无比。要是田里累死了一头牛,全家就会哀痛数月。他们和牛荣辱与共,生死相随。他们在生产劳动中,和牛达成了共识。使用牛时有着专门的俗语——牛语,就是和牛对话、让牛明白的语言。和这牲口沟通不好,是要吃大亏的,不仅干不了活,有时还会受到伤害。我老家在乌蒙山区里,小时候也曾养过牛,也曾使用过牛,和牛形成了很多的默契。曾经记得,吆牛上前叫:“吃者——!”停下脚步叫:“哇——!”左转叫:“啷——阿啷!”右转叫:“佝——阿佝!”下坡叫:“佝——佝佝!”上坡叫:“啷——啷啷!”这些与牛沟通的语言,现在还清晰地记得。听到这样的声音,童年的记忆便涌上心头。我出生在乡下,少年时代,除了上课,其余时间全都和土地打交道。我知道牲口对于人的重要性,知道和牛或者更多牲口沟通的重要。哈尼世世代代的农人,在如何与牛沟通方面,应该是最有经验的了。1300多年的漫长时光里,要让那些体格硕大、皮厚角长、气力非凡却难懂人话的家伙一声不吭地配合自己,将土破开、将田平整、将沉重的粮食驮运回家,却又吃枯草,睡破厩,日复一日,代代相传,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。
牛很辛苦,而事实上,人类比他们经历更多,辛苦更多。战乱、迁徙、嫉妒、诬陷、背井离乡、生离死别等牲口们无法体验的情感,则更是让人恐怖和难以破解。人类有像水牛一样使不完的力气,有像土狗一样不怕烂泥的秉性,像江河一样不会退却、只会朝前的精神。也只有这样,元阳的梯田才在上千年甚至更为久远的历史长河中,显现出它黄金般耀眼的魅力。
哈尼人让我景仰。哈尼人劳动时是一头牛,休闲时是一只鸟,活着是一只猛虎,死了是一座大山,爱时是一缕阳光,恨时是一把割谷的刀。
既然有生,死当然也是不可避免。任何人都无法回避死,帝王也好,平民也罢,富人也好,穷人也罢,善良人也好,歹毒人也罢,既然有弱小的时候,强大是不可扼制的;人死了,肉身不复存在。但哈尼人认为,肉身消亡,魂魄还在,魂是人的继续,魂是人的再生,魂是人的升华。寨子里的人离开人世后,祭司要给他招魂。这魂呐,共有十二魂。他们在自家顶楼上,对着无边的天空,招天空中失落的魂;在生活了多少年的自家屋子里,招失落于地府的魂;在奔腾的红河岸边,招落水吓跑的魂;在开垦过多年的土地里,招失落于田野、藏匿于枯草里的魂;在汩汩冒水的井台边,招失落在水井里的魂;在古老的神树下,招失落在神林里的魂;在无边的森林里,招失落在丛林里的魂;在熊熊燃烧的篝火前,招失落在谈情说爱玩场上的魂;在野地里,招失落在崇山峻岭里的魂;在春天里,招失落在阳雀、布谷鸟叫声中的魂。那些歌谣遥远而亲近,迷幻又苍凉:“失落在情场的魂啊,谈情说爱的玩场不是你的歇处,甜言和蜜语仿佛假花。你想吃的家里有,你想穿的家里拿,快跟着叫魂的姑妈回来!快跟着招魂的祭司回家……”
撒下一粒种,就会长出十粒粮;栽下一棵苗,就会发出千棵苗。一顶篾帽,一件蓑衣,一把锄头,一副箭弩,乐观的哈尼人便可全副武装,便可以在这块土地上耕种、收获,生儿育女,代代相传。千年的稻谷,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,年年生,年年长,年年发芽,年年结籽……稻谷的生长方式,汇成了群山之中的无边绝响。
面对这里的稻谷、农人和牲畜,面对这里的梯田、山峦和河流,了解了他们和它们的生长方式后,我才知道,这其实是一种世界观,一种境界,一种旷达的人生哲学。从未见过,私下却想,到了红米节,哈尼人将是何等的快乐?他们是不是又要唱着祈福的歌,跳着欢乐的舞,喝着又浓又香的酒,欢庆年年有过、年年再来的节日……
(来源:云南日报 云上梯田 和美元阳)
声明:转载请注明出处"元阳梯田网"公众号
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版权,请联系我们24小时内删除
投稿邮箱:410999158@qq.com
微文推广及广告联系:yyhntt